日前,在與公司投資者充分溝通后,廈工股份(600815)將股改對價方案由原來的向流通股股東每10股送2.8股修改為每10股送3.2股,新的對價凸顯出非流通股股東對于股改的極大誠意。不過,投資者似乎更想知道廈工股份作為國內工程機械行業的龍頭企業,一旦走入G股時代將會有怎樣的發展。在最近一次公司高管與投資者溝通現場,記者采訪了公司董事長王昆東。
王昆東向記者介紹說,廈工股份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較早的上市公司之一,資本市場為廈工股份的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上市12年來,廈工以誠信經營和優良業績受到社會公眾的高度肯定,根據中國500最具有價值品牌的評估,廈工品牌排名第146位,品牌價值40億元,同時是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2003年10月廈工創造出工程機械史上率先實現年產、銷裝載機雙超萬臺的驕人業績。2004年,廈工工業園建成投產,是當今中國最大的工程機械制造基地。在剛剛過去的十.五期間,廈工抓住了國內基礎設施建設大發展的時機,實現了高速發展,銷售收入從2000年的6.83億元,發展到2004年的28億元,2005年繼續保持較大增長,實現產銷經營規模翻三番,并且始終保持17%至18%的高市場占有率,一直在同行業居領先地位。
王昆東認為,完成股改將是公司發展的一個新起點。他表示,公司將加快技術創新,加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專利的新產品開發和老產品挖潛改進力度,提升公司產品的盈利能力;同時加大海內外兩個市場開拓,充分發揮公司的生產能力和制造優勢,讓公司的規模效益充分體現。2006年,公司裝載機中高端產品、挖掘機產品有望形成一定規模優勢,為公司的發展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同時公司將抓住主要原材料鋼材成本明顯下降的有利時機,加強內部挖潛和成本控制力爭以穩步提高公司的經營業績來回報廣大投資者。
公司在外銷方面近兩年的嘗試也帶來了回報,由于公司地處廈門,是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中心城市,海運方便,有利于公司擴大出口,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廈工作為裝備制造業中的領先企業,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擴大和研發實力的增強,公司的低成本制造優勢和產品優異的性價比將日益明顯,在國際市場競爭力也將不斷增強,公司從2004年開始初步嘗試走出去戰略,2005年比2004年產品出口量有很大比例提高,今后將進一步加強對國際市場和國外客戶需求的研究,開發培育東南亞、印度以及中東市場,爭取五年后整機年出口量突破2000臺。
王昆東表示,未來廈工將立足工程機械主業的發展,以裝載機、挖掘機作為主導產品,進一步確立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領先地位;積極采取自主開發、合資合作、收購兼并等多種方式,加快發展其他具有良好市場前景的工程機械產品,在數種產品上形成競爭優勢,發展為具有相當國際競爭力和較強綜合實力的國際化工程機械企業。他透露,公司正在考慮對工程機械主業相關的上下游資源進行整合,擴大與外資的戰略合作,以提高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