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柳工何時開始的國際化腳步?
曾光安:中國裝載機競爭十分激烈,突破這種天花板式的競爭只有走國際化腳步,早在1987年,柳工便借助技術引進等方式,成為行業內最早接觸國際工程機械領域的企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目前柳工已經到了需要在國際上實現戰略突破的階段。
編輯:柳工國際化的目標是什么?
曾光安:柳工國際化最終的目標是融入全球工程機械產業鏈,建立世界性的品牌,獲得持續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使企業得以長久發展,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全球市場,柳工的思路并非追逐數量和規模,而是追求運營質量。
編輯:柳工為實施國際化戰略突破進行了哪些準備?
曾光安:通過十幾年的發展,柳工積蓄了國際先進的技術、管理和市場運作等經驗,形成了國際化的經營概念。2002年,柳工站在全球化的戰略高度,提出了建設“開放的、國際化的柳工”的目標,明確了國際化的發展方向和理念;之后,為了打造國際化品牌,柳工2005年開始啟用新知識;與此同時,柳工還在加強產品研發、制造、質量控制等方面的力度,率先獲得CE認證,這些都為企業在國際化戰略上實現突破打下了基礎。
編輯:在實施國際化戰略的過程中,您如何理解國際化的定義、內涵?
曾光安:國際化不是一種口號,對中國工程機械企業來說實施國際化也不再是單純的產品銷售,國際化意味著中國企業需要配置、利用全球資源,在策略、管理體系、研發、生產、銷售模式等方面與國際接軌。這其中包含技術、人才、資本等多方面的國際化。
編輯:目前,柳工實施國際化的進展如何?
曾光安:現階段,柳工國際化業務已經由簡單的出口產品升級為全球化的市場營銷。截至2005年,柳工國際經銷商的數量已經達到20余家,未來5年這個數字將上升至50家。同時,柳工已經籌建了5個海外辦事處,1家海外銷售子公司,市場輻射亞洲、非洲、俄羅斯、瑞典等國家。
編輯:柳工如何實施國際化?
曾光安:在現階段國際化進程中,柳工為提高競爭力,主要著力于以下三方面:首先是完善產品。產品是企業立足國際市場的基礎之一。為此,柳工以國際一流企業為標桿,在提升產品質量、可靠性的同時,根據不同市場需求,形成了兩種差異化的產品系列:一種適用于發展中國家,另一種則適用于歐美國家和地區。其次,柳工不斷拓展完善全球營銷網絡,打造渠道優勢,為今后在全球市場上提速建立基礎。另外,國際化品牌是企業在全球開展競爭的利器之一。為此,柳工將品牌建設作為國際化的關鍵策略點之一,對品牌進行了一系列的整合,完善其內涵,使其成為不可復制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編輯:您認為柳工實現國際化的關鍵是什么?
曾光安:實施國際化的關鍵在于制定系統、完善的戰略,選擇合適的實施途徑。
編輯:柳工如何培育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曾光安: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在進入國際市場的過程中,不能單純地信賴成本優勢,這種優勢在新制造基地崛起,新一輪產業轉移來臨時,很容易被替代。因此,在國際化過程中,柳工不斷積累研發、技術、品牌、營銷模式等層面的內生力量,以培育處于“微笑曲線”兩端的,更高層面的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