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聯結件屬于機械通用的基礎零部件,這是機械傳動中不可缺少的聯結件。我國傳動聯結件生產起步較晚,在20世紀80年代前,主要是由主機廠自行生產配套,沒有專業生產傳動聯結件的廠家,80代后期,才逐步走向市場化,并且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現在已有大小規模的專業生產廠家300多家,2005年其年產值達到65億元人民幣,2006年預計在80億元人民幣。
隨著我國工業技術水平的提高,主機對傳動聯結件的技術含量要求也越來越高,高精度、高速度、大扭矩、小體積、低噪音、高性能、安全、高壽命的產品成為市場的急需,但這類產品三分之二還要依賴進口。如微型傳動聯結,一般指計算機驅動器,復印機中的離合器、制動器,機器人中的驅動器,微變速箱中的離合器、聯軸器等等,市場潛力很大,目前幾乎100%進口。大型傳動聯結件主要指給重大設備配套的聯結件,如軋鋼流水線上用的十字軸式萬向聯軸器,大型汽輪機、船舶、核電站、風力發電、礦山機械、鍛壓機械等裝備上用的各種傳動聯結件。
近年來,國外在強化原創性技術研究開發的同時,提出要以振興制造業基礎技術來提高制造業產業競爭力,重視發展制造業基礎技術,全面提高基礎零部件的技術水平。工業發達國家都把零部件作為制造業發展的重要領域,哪個國家沒有一個強大的零部件產業的存在,其制造業是難以發展的,從總體來看,我國的傳動聯結件無論是規模還是技術水平方面與先進工業國家相比仍存在著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企業數眾多,但大企業少,自主開發能力及創新能力比較薄弱,半數以上產品技術從國外引進,產品開發周期過長,難度大、使用場合重要、附加值高的產品仍依賴進口。另外按當前的生產條件,我們的加工設備普遍都顯得比較陳舊,加工手段落后,很難達到精度和質量的要求,而且生產效率也比較低。因此,為推動我國傳動聯結件行業的持續發展,今后仍須大力提高研發能力,從加工設備、工藝等方面采取措施以適應新產品的要求,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國際競爭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