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本分而不朽的企業
信息來源:中國工業網 責任編輯:chenyanmin
|
做投資而不是投機
很長時間以來,我總在問自己:什么是人生的價值,什么是企業的價值?什么東西是對人生最有意義的,什么又是對企業最有價值的?
晨拓自1993年創辦以來,做過聯想、IBM的重要代理,2000年的營業額曾高達5億元,后來又轉型做系統集成,同時發展自有品牌產品,可謂經歷豐富。但是,這么多年來,無論搬箱子做代理,還是做客戶,我都覺得公司沒有自己的核心價值,一個又一個員工離開晨拓創業,公司總也長不大……
所有這些迷茫都可以歸結為一個問題,就是作為一個人,或者企業家的奮斗動機。在創立公司之初,人們多少有物質的或者種種有形的目標可以追求,可是一旦這些欲望都滿足了,衣食無虞,我們還應該追求什么?還有什么值得我們為之付出?我們那樣早出晚歸,殫精竭慮的動力是什么?我們到底要做什么?這也許是很多老板們的迷茫。
應該是一種企業的精神,才使我們可以感受到人生存在的價值,才會使企業真正具備超強的吸引力,這種精神也許并不能使我們成為龐大的組織,但一定會使我們成為一個目標明確、社會親和力強大的組織。
因此,盡管IT壓力很大,我們卻一直堅持做IT,堅持要做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我相信,只要通過我們的雙手獲得增值,就一定會有機會,一定會在IT行業站住腳。因為我們不是靠投機,而是靠我們的雙手在創造。
坦克和導彈在造出之前都來自于礦石,礦石并不貴,但變成坦克和導彈就非常昂貴;沙石并不貴,如果將沙石變為我們的城堡,就非常昂貴;同樣,一棵樹木經過我們的努力雕刻成佛龕,也就擁有了另外一種價值。沙石和城堡之間是有差異的,這個差異是由我們創造的。所以說做增值是創造價值。做投機也可以賺到利潤,但這些錢不是自己創造的,而是別人口袋里的錢,是在自己金錢可能損失的前提下得到的利潤。
穩住就是大
團中央書記趙勇曾說:做企業一定要穩住,穩住就是大,穩住就是發展!
我曾經遇到的一件事能夠體會到一點。1994年左右發生金融波動,那時候存款是19%-20%的保值率,再加上普通利息至少也有百分之二十幾。我當時借了20萬元人民幣,每個月2%的利息,我當時沒覺得這個利率很高,而且很幸運這筆貸款很快就還清了,但當時我想算一算如果50年之后還,會還多少?一個驚人的發現:20個億!同樣,公司每年保證2%的穩定發展的話,你有1000萬元,50年之后會是1000個億。
同樣還有一個計算:中國每年增長8%,一百年之后會是什么樣?應該是接近一千倍,200年會怎樣?300年會怎樣?大家去算,會是10億倍左右,如果每年8%的速度,今天一棟大樓到那時變成十億棟,一條高速公路會變成10億條,大家說巨大不巨大?所以穩就是大。
除了穩,企業的發展也需要一種平衡。
晨拓曾經和美國證券界合作過,科技股上揚時,合作的證券界人士曾經提出一個方案,在北京投資2000萬美金,占我們75%-80%的股份。晨拓于是有討論:如果一億多人民幣真的拿到北京,我們該怎么用?的確,有了這筆錢,我們的胳膊一下子就粗了,但是如果一個人光胳膊粗還不行,如果脖子只能承受50磅的力量,有可能胳膊上300磅的力量還沒有打出去,脖子已經斷了,是不是胳膊粗帶來的反倒是災難?
木桶理論讓我們反思公司發展需要有多個木板,其中包括管理、公司策略、產品等等,我記得許多公司沒有貸款沒有問題,一有貸款反倒從事很多新的行業,由于根本就不懂這個行業,之后真是賠得一塌糊涂。不是錢的問題,是各方各面的問題,是需要提升短板、均衡成長的問題。
企業管理最重要的是風氣管理
在公司的管理中,我們一直認為公司風氣的管理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