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建在科技人員心中——江蘇泰隆減速機股份有限公司科協
信息來源:減速機信息網 責任編輯:chenyanmin
|
江蘇泰隆減速機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非國有企業,是我國減速機、鋼簾線機械大型生產基地。現占地面積60多萬平方米,職工2616人,中高級技術人員300余人,公司擁有總資產4.18億元,其中固定資產2.27億元,擁有產品自營進出口經營權。公司獲得“國家機械工業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中國機械500強企業”等稱號。2003年,企業完成產值5.1億元,利稅8580萬元。
泰隆科協于2002年5月組建以來,在市科協的關心指導下,在公司黨總支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企業發展,發動會員進行科技攻關和技術創新,經常組織學術和技術交流,定期開展技術培訓和科技活動,盡心盡力為科技人員服務,真正把“家”建在了科技人員心中。
一、組織上健全機構網絡,確保“家”的活動正常化,規范化
協會現有會員379人,專兼職干部18名,科協在開展活動中,注重強化組織建設,不斷促進協會工作正常化、規范化。一是配全配強領導班子。集團副總、高級工程師魯國學同志擔任科協主席,各關鍵技術骨干擔任協會班子成員,選舉檢驗科長李紅梅同志任科協秘書長并主持日常工作。并按生產線、車間班組及專業建立了14個科技小組,配備了得力的小組長。二是對科協工作的投入堅持逐年增長。目前,科協已經有辦公室、會計室、閱覽室和多功能活動中心,并配備了投影儀、電腦、音像等科協開展工作的硬件設備。三是落實科協活動經費。企業按科協工作計劃,把活動經費納入企業預算,按需撥款,確保了科協活動的正常開展。四是抓好科協工作計劃的制訂。做到思路清晰、措施扎實、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每次科協活動都有實施方案、工作要求、總結評比,使科協工作正常化、規范化。五是履行科協工作職責。明確科協組織在企業中的地位和任務,理順企業科協與企業領導、企業科協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把企業科協工作內容與企業發展目標融為一體。公司科協2003年被江蘇省科協等部門評為“講理想、比貢獻”競賽活動先進集體,泰州市科普宣傳周先進集體,泰興市“科協工作先進集體”。
二、業務上強化教育培訓,不斷提高會員科技素質
強化對協會會員的培訓教育,是企業科協的一項重要職責,也是不斷提高會員素質的有效途徑。近幾年來,泰隆集團科協通過多種渠道注重抓好會員培訓工作。
第一,根據企業生產技術要求和科協工作需要征訂科普書籍。每年都要投入一萬多元,為會員征訂《機械工人》、《機械加工》、《企業科協》、《科協論壇》、《科普知識問答》等刊物,讓廣大員工在業余時間閱讀,使科技人員及時掌握最新科學知識。第二,抓好教育培訓。堅持“送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的方法,促進會員知識更新。先后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李力行、厲始忠、朱孝錄來公司開展技術講座,幫助科技人員了解掌握國內外減速機生產的最新標準、最新技術及最新發展動態,并選送200多名技術骨干到相關院校進行學習深造,回來后既能承擔起企業的技術創新、技術改造項目,又擔任協會的科普教員。通過培訓教育,再培訓再教育的良性互動,使全體會員在業務素質不斷得到提高的過程中服務于企業的經濟建設。第三,組織學術和技術交流,不斷提高科技人員技術素質。組織學科帶頭人參加相關產品展覽會、參加一年一度的泰興市銀杏科技節經貿洽談會、企業科協工作交流會及其它縣市科協聯合舉辦的各種學術研討會等活動,不斷拓寬會員的科技眼界。第四,加大科普宣傳力度。科協編寫了職工讀本一、二冊,宣傳介紹廠情、質量、技術等員工必備知識;在食堂、工廠門口等醒目位置設立了科普櫥窗,對安全常識、SARS病毒防治、飲食衛生、技術質量等知識進行科普宣傳,把普及科學知識寓于會員的生產生活之中。
三、工作上信任支持,為會員施展才華創建平臺
近年來,我們圍繞企業發展,積極組織會員開展科技攻關和技術創新,促進了企業技術進步和經濟效益的提高。2002年,我們組織開展了“合理化建議”和“講、比”活動,2003年組織開展了“科技興企、技術創新”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有力促進了成果轉化,推動了企業科技進步,提升了企業形象,增添了企業發展后勁。兩年中,企業參賽人員達1600多人次,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