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配套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努力提升機械制造業水平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陸仁琪談2006年中國國際機械工業配套及零部件展覽會
2006年中國國際機械工業配套及零部件展覽會將于9月在北京舉行,日前,本報記者就本屆展會事宜對主辦單位之一的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陸仁琪進行了專訪。
記者:2006年中國國際機械工業配套及零部件展覽會將在北京舉行,請您簡要介紹一下展會的籌備情況。
陸仁琪:在2005年全國機械配件展覽會成功舉辦的基礎上,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主辦,中機金和貿易有限公司承辦的2006年中國國際機械工業配套及零部件展覽會將于今年9月舉行。這次國際性展覽會得到了國家科技部的正式批復,幾家機構共同主辦,強強聯合,目標是將其打造成國內機械配套和零部件領域的國際品牌展覽會。本屆展會將有為冶金、礦山、交通、農機、機床工具、石化、電力、工程機械、軍工等主機企業配套的國內外零部件生產企業蒞臨參展。我相信在煤炭、冶金、電力、建材、化工等眾多行業的關注和支持下,本屆展會將為加快提高我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水平,進一步擴大機械及相關行業的國際貿易與合作產生積極作用。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本屆國際性展會舉辦的宗旨是什么?
陸仁琪:我們首先應該看到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我國正在逐步成為世界制造業中心,發達國家將機械零部件的生產向中國轉移已成趨勢。國內主機企業由于生產上質量、上規模,對零部件及下游配套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國機電產品質量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不小差距,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零部件質量不高造成的。一部分零部件生產企業規模偏小、技術水平相對落后,需要盡快適應市場變化,提升自己的配套水平和產品競爭力。為此,我們創辦了這次國際性的機械工業配套及零部件展覽會,目的是為國內外零部件生產企業之間以及零部件生產企業與主機企業之間搭建一個高質量、多方位、高效互動的信息平臺,通過產品的展覽展示充分溝通信息,促進主機廠與配套廠結成戰略聯盟,共同提高機械配件產品質量,提升我國主機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記者:目前各種工業展會多是主機展會,舉辦專門的機械配套件展會,企業是否認可?
陸仁琪:目前國內的展覽會多以主機領域的專業展覽會為主,機械配套和零部件在這些展會中總處于配角。由于這類企業多是一些中小企業,參展的目前是為了尋找下游客戶,往往感覺很難達到參展效果。本屆展覽會將機械配套和零部件由配角變為主角,填補了國內設備配套及零部件采購的空白。同時由于展會具有綜合性、配套性,非常有利于主機制造企業的采購。據了解,主機企業的配套采購由于品種數量繁多,既要求高質量,又要求低成本,是一項非常繁重的工作。通過展會這一形式使供需直接見面,雙方分別降低了采購和銷售成本,從而實現了共贏。可以說展會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對外宣傳和了解全面信息最為快捷、直接、也是最為經濟的一種手段。目前,生產企業對這種形式的展會已逐步認可并積極參與。
記者:請問舉辦方為提高展會實效做了哪些具體工作?
陸仁琪:首先為吸引更多的專業觀眾,我們在展會同期舉辦2006機械行業重點主機企業供應部長采購年會。這一會議已舉辦多屆,并已成為品牌活動,每年都有上百家大型機械制造企業的采購部門負責人參加,其中有北汽福田、一拖、一重、二重、太重、沈礦、山推、徐工、北開、巴威、北方重工、濟南二機床、約翰迪爾等多家大型企業。其次,我們將邀請跨國公司、外商駐京機構、獨資公司、合資企業、科研院所等專業人士到會參觀采購和洽談業務。第三,我們還將舉辦現場采購信息發布會,目前已有德國、俄羅斯、意大利、印度等國的有關商會擬組織商務采購團到會發布采購信息。此外,我們將以展會為平臺,組織重點設備制造企業召開采購和供應鏈管理的專業研討會,宣傳現代物流的科學理論,提升企業的管理和物流水平。以上四項工作都將對提高展會實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記者:本屆展會是否有新產品新技術的專業交流?
陸仁琪:國家“十一五”規劃將自主創新列為重要內容;國務院近日下發了《關于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中央科技工作會議也提出要增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技術裝備制造能力。可見國家對創新工作的重視。為此,本屆展會特地安排了新產品、新技術的展示和交流,尤其是符合節能降耗、安全環保和發展循環經濟要求的產品展示更是本屆展會的一項重要內容。來自國內、國際不同地區的各類企業將展示自身的尖端產品,代表了當今零部件行業的最高水平。可見,展會對引導有關產業發展,提升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