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意見》的及時出臺,為振興我國裝備制造業確立了奮斗目標和下一步的主要任務,明確了對國內裝備制造企業的支持政策。《若干意見》中所列明的各項政策鼓勵措施表明,為國內裝備制造企業營造公平、有效的外部稅收環境,是國家以市場化方式支持裝備制造企業發展的根本舉措。 《若干意見》發布后,財政部立即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組織有關企業、行業協會著手研究有關財稅政策的落實問題。 在國內稅收政策方面,通過加速設備折舊、稅前扣除等稅收激勵政策創造更有利于重大裝備發展的外部市場環境,提高重大裝備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為貫徹《若干意見》所確定的加大對重大裝備企業資金支持的政策措施,并落實國務院關于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的政策精神,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加大企業研發投入稅前扣除的稅收政策,對企業按當年實際發生的技術開發費用150%抵扣當年應納稅所得額的稅收優惠政策,有關政策將于近期公布實施。這一政策將有力地激勵重大裝備制造企業增加研發投入,促使其盡快提高自主研發能力。 關于采取加速折舊方式支持用戶單位購買首臺套國產重大技術裝備問題。目前,國家對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及技術進步快的電子生產企業、飛機制造企業、化工生產企業、醫藥生產企業的機器設備,對促進科技進步、環境保護和國家鼓勵投資項目的關鍵設備,允許實行加速折舊。用戶單位購買的首臺套國產重大技術裝備,在上述范圍之內的,可以實行加速折舊。 在進口稅收政策方面,《若干意見》對現行進口稅收優惠政策進行了重大的調整,以解決以往進口整機免稅而國內企業為生產同類設備所進口的零部件、原材料卻要繳稅的問題。 到目前為止,財政部已經會同有關部門對核電設備、高速列車、掘進機、紡織機械、輸變電設備、數控機床等多個領域的制造企業,進行了實地調研或召開由企業、行業協會參加的座談會,相關行業的進口稅收政策具體實施方案的試點工作也已經陸續展開。 另外,根據《若干意見》的部署,財政部積極推進裝備制造業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工作。到今年4月,中央管理的10戶裝備制造業企業(一重、二重、一汽、東風汽車、哈電、東電、西電、南車、北車、恒天)已全部完成分離企業辦社會的職能工作。10戶企業共移交地方管理中小學173所、公安機構16個,人員25218人。移交地方管理后,上述機構和人員的經費由中央財政全部承擔,中央財政核定每年支出基數91434萬元。 當前,正處于振興裝備制造業以提高我國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時期,促進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的各項政策的調整宜早不宜遲。同時,這又是一個事關全局的戰略性舉措,需要有關部門既積極又穩妥地推進各項政策的制定及調整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