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干練、果斷、憨厚……大凡到過江蘇泰隆集團,見過董事長殷根章的人都會對他有類似的一番評價;以德正身、以實行事、以誠感人、以廉律己……談到殷根章的為人準則,泰隆員工大都能娓娓道來。
對當前我國企業界兼并、合資、控股等一系列改革的成功經驗和慘痛教訓,殷根章有他自己的看法。有人說,同行是冤家。但江蘇泰隆集團與意大利布雷維尼公司這兩家減速機巨頭卻實現了強強聯合。最近,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殷根章。
與國際巨頭攜手瞄準高端產品市場
記者:近期泰隆減速機集團與號稱國際減速機王牌的意大利布雷維尼公司合資,組建江蘇泰隆布雷維尼行星減速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隆布雷維尼公司)的消息在本報報道后,業界諸多人士表示詫異。他們說這是“引狼入室”,請問泰隆此舉是出于何種考慮?
殷根章:泰隆創建20多年來,通過深化企業內部改革和激勵機制的實施,釋放了各方面的潛能,靠機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確實贏得了目前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優勢。但是我們企業的員工從上到下都具有強烈的危機感,充分認識到我們的技術水平和裝備水平與發達國家還存在較大差距。布雷維尼公司是國際傳動機械和流體控制兩大行業的領導者之一,雙方的合作能夠實現優勢互補,對中國和國際傳動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領域的擴張必將產生積極影響。
記者:請你談談泰隆布雷維尼公司正式運營后,其市場定位是否僅局限于S系列行星減速機?產品發展方向如何?
殷根章:關于合資企業產品的市場定位問題,泰隆布雷維尼公司初始階段以S系列行星減速機為主導產品,并不意味著公司僅局限于這一產品的制造與營銷。沒有一成不變的市場,企業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產品。布雷維尼公司有許多在國際應用領域具有優勢的產品,我們不會無原則地全盤引進,我們引進的原則是既按照國內外市場規則,又避開國際競爭的鋒芒。比如布雷維尼公司設在德國的PIV減速機公司,主產在國際名聲較響的平行軸硬齒面系列以及非標減速機產品,這可能是我們下一步合作開發的項目之一。總之,合資公司的市場定位沒有固定模式。我們的宗旨是依靠合資雙方的共同努力,創造和培育我國傳動設備應用領域的中高端市場。
記者:作為中國減速機行業排頭兵企業的掌門人,你對國內外減速機市場的走勢了如指掌,請你談談國際傳動設備領域的新動向以及泰隆的發展策略。
殷根章: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步伐的迅猛發展,國際傳動裝備領域的競爭日趨激化。由于競爭手段的不斷升級,迫使這些產品的更新周期加快,也促進了產品質量和個性化服務的不斷提高,這一全球化動向在我國市場的表現尤為突出。現階段我國具有一定規模的減速機制造企業尚有數百家,但是其產品檔次卻很難跳出中低端領域,于是德國SEW公司、佛蘭德公司、日本住友公司等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的減速機巨頭紛紛搶灘中國,占據中高端市場。隨著國產裝備技術的不斷提高,消費者越來越看重減速機的性能,近兩年我國高端減速機產品的市場份額已占到市場總額的1/4~1/3。從發展趨勢看,近幾年我國中高端減速機產品的市場份額將會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遞增,正是看好這一發展前景,才會有泰隆布雷維尼公司的問世。至于我們的營銷方略,可以用兩句話來概括:一是制造國際一流的高端產品,二是營造適應我國國情的本土化服務環境。
記者:在我國眾多合資企業中,不乏失敗的先例。許多合資企業剛組建時情投意合,但合資不久就因股權糾紛、資金糾紛、產權分割、市場占有、利益分成等諸多因素而矛盾重重,對于中國企業來說,有些合資不僅沒有達到預想引進技術的目標反而丟失了原有的市場,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殷根章:布雷維尼公司和泰隆的合作建立在深入了解和共同謀取更大發展的基礎之上。我想用雙方互訪考察過程中的幾個花絮,回答貴報對我的提問。
五星紅旗昭示誠意。我們于今年3月中下旬和5月底,兩次前往布雷維尼意大利本部和德國分部進行調研。所到之處,處處高掛令國人自豪的五星紅旗。即使在談判桌上,也同樣并列懸掛著中、意、德三國國旗。考察過程中,布雷維尼先生與其高級顧問馬慈寧先生及其技術總監、生產總管、制造分公司經理全程陪同,悉心交流,充分體現了他們深刻的管理內涵和對合作合資的誠意。
泰隆控股,布雷維尼一諾千金。通過雙方的兩次互訪,尤其在布雷維尼意大利總部及其德國PIV公司的商務會晤,雙方都明確合資企業由布雷維尼公司控股。然而今年5月份的最后一次會晤讓布雷維尼先生對泰隆充滿了信任和希望。他突然改變初衷,決定泰隆以60%的股份控股,企業總部及管理、生產機構全部設在泰隆工業園區,意方派代表參與管理。為了體現他們的誠意,意大利總部決定給合資企業以優惠的價格和待遇放水養魚,以獲得國際競爭優勢。與此同時,意總部將對各分公司和銷售代理下達文件,在中國大陸只允許泰隆布雷維尼公司獨家經營其S系列減速機產品,意在中國的其他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經銷該系列產品,以保證合資公司的獨立自主地位。
從經營產品到經營產業鏈實現加速發展
人們很難將泰隆集團這一中國減速機行業的排頭兵企業與20年前的一家產品加工型小作坊聯系到一起,然而殷根章確實創造了這個奇跡。
殷根章樂于將1982年作為企業和他個人命運的分水嶺。在此之前,作為一個作坊式小廠的推銷員,由于企業無定型產品、管理不善,瀕臨倒閉。年屆而立、精明好強的殷根章被推上了廠長的位置。殷根章帶著向眾親友轉借的500元現金,歷經3個多月的市場調研,終于拿到了當時屬于天文數字的一萬元減速機訂單,這讓瀕臨絕境的廠子有了希望,也讓殷根章堅定了以減速機為主業的信念。
企業要發展,必需擁有屬于自己的過硬產品和精密設備,于是殷根章開始了自我打造:每賺一萬元,至少投進8000元用于產品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殷根章有句口頭禪:“泰隆的產品是減速的,但是我要讓泰隆的產業不斷加速”。1982年,泰隆齒輪減速機研制成功,年銷售額20萬元,標志著泰隆有了定型產品;1986年,泰隆擺線針輪減速機研制成功,年銷售額1000萬元;1992年,二次包絡減速機研制成功,首開寶鋼、首鋼、鞍鋼市場,單向銷售額達2800萬元……2004年,泰隆實施資本運作,收購兩家擁有自主知識品牌的國有企業,推行“工業園區”運作模式,實施由產品經營到產業化經營,再到資本運營的重大經濟運行模式的轉變,企業邁上跨越式發展的快車道,產銷突破10億元大關,成為全國同行業排頭兵企業。
泰隆的跨越式發展印證了殷根章的每一步重大決策。
在國內同行林立,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前提下,泰隆產品依然能國內稱雄,得益于殷根章所實施的產業鏈延伸戰略。前年,泰隆實施低成本擴張計劃,對企業所在地的一家曾被譽為全國印刷機械“四小龍”之一的泰興儀器廠進行收購,新組建泰隆印刷機械設備有限公司,通過高薪聘請技術與管理人才,僅用一年時間,就開發出10多項高新技術項目。去年泰隆又吃進上海一家從事電熱電器產品開發研制的老牌軍工企業。目前,泰隆工業園區新崛起風機、電熱電器、印刷機械等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機電工業產品群,泰隆成為全國高新技術企業、全國機械工業500強企業、全國機械工業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
殷根章認為:人是企業中最重要的因素,要占領行業至高點,就必須建立一支適應市場的人才隊伍。在泰隆有這樣一個規定,技術人員開發新技術新產品允許失敗。企業有如此寬裕的創新條件,科技人員則更具事業心和責任感,因此泰隆的新產品開發成功率一般在80%以上。科技人員開發的新產品,從銷售第一臺開始,即按比例提取創新基金或獲得住房與汽車等獎勵。殷根章自豪地說,到目前為止,我們公司無論領導層、管理層和技術骨干層,尚無一人跳槽。泰隆仿佛是一個強大的磁場,凡是頂用人才,都能挖得出、聘得來、留得住、用得好。
提升產品品牌,進軍國際市場,這是殷根章打造泰隆產業新的戰略目標,于是就有了與布雷維尼公司的合作。殷根章告訴記者,到“十一五”期末,將把泰隆建成年產銷額50億元,創利稅8億元的跨國集團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