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吉紅有兩張名片。一張印著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數控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博導;另一張印著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如果把這兩個角色放在天平的兩端,在陳吉紅心里,這兩端究竟孰重孰輕,陳吉紅自己可能也難以把握清楚。也許對于陳而言,這兩個角色已經深深融合在一起,哪一個都是無法舍棄的。
得心應手的學者生涯
多年校園生活的積累,使陳吉紅身上的學者氣息更濃些。在回答問題時,陳對于觀點的陳述邏輯清晰,深入淺出,具有感染力。這些特質與陳對自己的描述非常吻合,陳吉紅說:“做學者,我更得心應手。”
不過,陳吉紅的學者生涯卻并不是一路坦途。陳吉紅的第一份工作是國防科技大學的實驗員,當時他還只是一個中專畢業生,只有16歲。實驗員的工作相對單調而乏味,但這份工作陳吉紅踏踏實實地做了7年。相對于后來的碩士和博士生涯,陳吉紅似乎更看重自己的這段經歷,陳吉紅說:“軍校生涯對我的鍛煉很多,我以這段經歷為榮。”
正是這幾年的沉淀,使陳吉紅在方方面面都得到了長足的進展,除了專業素養,更大的收獲應該是陳吉紅為自己贏得了在事業上更進一步的機會——因為表現出色,陳吉紅被允許破格參加研究生考試。
可想而知,陳吉紅在這次備考中付出的努力,考試的結果已經變得沒有懸念:陳吉紅當年即以全校總分第二,數學總分第一的優異成績被國防科技大學錄取。考取了碩士研究生,以后的經歷就變得順理成章:
24歲,陳吉紅以學位課程平均95分的優異成績畢業,并免試進入華中科技大學讀博士。
30歲,陳吉紅赴美執行國際合作項目,回國后,破格從副教授晉升為教授。
31歲,陳吉紅迎來了事業上的另一次轉折,這使他有機會品嘗另一種不同的職業生涯。這一年,陳吉紅接掌華中數控,成為“校辦作坊”的總經理。
商人膽色
盡管講課、帶學生,對陳吉紅而言,更加得心應手,但陳吉紅也坦承:將近10年的商海打拼,使他對做企業有了一份更加難以割舍的深刻情結,企業一步步發展壯大帶給他的成就感是做學者難以比擬的。
1996年,陳吉紅剛接手的華中數控還只是華中科技大學的校辦產業,注冊資本只有1000萬元;
1998年,華中數控增資擴股,注冊資本擴展到5877萬元;
1999年,華中數控被科技部批準組建國家數控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00年,華中數控完成股份制改造;
2001年,華中數控成為一個規范的擬上市公司,并被授予百家“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企業;是年9月,華中數控投資9000多萬元,建成了占地60畝的新生產基地,形成了高性能數控系統產業化示范生產線、先進的研發中心和質檢中心,成為中國數控系統的主要產業化基地;
2004年,華中數控與國內著名機床廠,如大連機床廠等50多家機床廠的車床、銑床、加工中心實現了批量配套應用。這一年,華中數控的產值達到1.4個億。 2005年,華中數控產值預計達到2個億。 在這個看似一帆風順的發展過程中,華中數控曾遭遇過一次很大的危機。2001年,為使華中數控徹底從學校環境脫離,成為真正市場化運作的企業,陳吉紅冒著資金無法周轉的危險,將華中數控從華中科技大學校園搬到投資9000多萬元的新生產基地,而公司也果真因此遭遇嚴重的財務危機。在大家都認為沒有希望的時候,陳吉紅連夜把管理層拉到鄂州開會:“數控行業有前景,生產線就是資本,錢不夠就壓縮開支,員工工資照開,管理層工資打折,我帶頭不拿工資。”
最終,華中數控平穩渡過了這一危機,華中數控由此成為真正市場化運作的企業,而陳吉紅富于冒險精神、勇于把握機會的商人膽色也在這次搬遷決策中得到充分彰顯。
數控系統的產業化情結
“用中國腦武裝中國裝備”,這是陳吉紅的目標和追求。
在這方面,華中數控已經取得了相當的突破:5坐標聯動數控技術是我國國防、軍工、船舶工業急需的高檔關鍵設備,國外至今仍將其列入技術封鎖和控制出口之列。2002年,華中數控與齊重數控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攻克了這一技術難題。此后,華中數控與桂林機床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配備有華中2000數控系統的5坐標聯動龍門銑床XK2136/3-5X,引起國內外注目。
華中數控的每一個進步都會帶給陳吉紅巨大的成就感,但是這成就感常常會稍縱即逝。在陳吉紅的職業目標里,除了做好華中數控,還期盼著整個中國數控系統行業的共同發展。正是因為這樣的一種情結,陳吉紅推崇“開放式的競爭”:陳吉紅對于同行的參觀、交流絕不保守,非常敞開。陳吉紅心里很清楚,靠一個企業單打獨斗是難以撐起數控系統國產化旗幟的。
陳吉紅現在投入大量精力的一塊工作,就是教育部啟動的中國“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程”,陳吉紅認為這不僅是面向中國經濟發展需求的人才工程,也是整個數控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基礎工程。
“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程”培訓的對象就是正在學習數控技術的大批的中、高職學生們。陳吉紅說:“只要他們習慣了使用國產的數控系統,將來就都是國產數控系統的潛在客戶。” 華中數控已和300百多所職業學校、大專院校合作,建立數控教育實訓基地,到目前,全國范圍內約六成開設了數控專業的職業院校都在學習華中數控系統。
在這個培訓工程中,陳吉紅更多地從商人回歸到學者:從課程的擬訂到教材的編寫,陳吉紅都親歷親為。作為既有教學經驗,又有生產和市場運作經驗的專家,陳吉紅顯然更了解怎樣的職業教育才能更好地為產業服務。
因為依托華中科技大學這一強大的學術背景,陳吉紅的職業教育數控人才工作開展得更加順風順水,每年在華中科技大學攻讀學位的200多名碩士、博士研究生,源源不斷地為華中數控提供技術支持和人才保證。
陳吉紅認為,華中數控是一個典型的具有高校背景的高科技公司,華中數控必須要發揮、依托華中科大的技術人才優勢,產學研相結合才是華中數控的立身之本。其實,陳吉紅本身就是將產學研工作和諧集于一身的典范。
對于未來的發展重心,陳吉紅透露,華中數控已經駛入發展的快車道,他將會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國家數控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組織研究開發下一代高檔數控系統。也許這種工作重心的切換正好表明了,陳吉紅的職業目標絕不只是做好一個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