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克強就進一步推動裝備制造業發展到沈西工業走廊進行工作調研。他強調,要依靠體制機制創新和科技創新,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建立完善公用平臺和服務體系,不斷提高產業集群的聚集度,著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裝備制造業基地,推動我省裝備制造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省委常委、沈陽市委書記陳政高,沈陽市市長李英杰和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調研。
初夏五月,蔥蘢郁秀,萬物競榮。李克強一行來到沈西工業走廊裝備制造業聚集區,詳細了解園區規劃、產業布局、公用平臺建設和企業發展等情況。沿著寬闊的開發大道放眼望去,座座極具現代氣息的標準廠房比肩而立,建設中的裝備制造企業聚集區展露蓬勃生機。這里已有189個工業項目開工建設,初步形成機床、北方重工等一批行業“排頭兵”,涌現出數控機床、盾構機、輸變電設備等44種居國內同行業首位的“拳頭”產品。曾經寂靜的鎘污染地帶正變成欣欣向榮的工業走廊。李克強在調研中指出,建設沈西工業走廊是建設國家新型產業基地的重要戰略舉措。要抓住世界制造業加速轉移和我國推進重大裝備國產化的有利時機,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進一步搞好裝備制造業的整體規劃和產業布局,抓好基礎建設和重大項目。要落實相關政策措施,為裝備制造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坐落于沈西工業走廊的沈陽昊誠電氣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年輕的成長型高科技民營企業。李克強來到變壓器車間,在新近研發生產的全新結構環保節能型干式變壓器前,詳細詢問產品的技術指標,鼓勵企業在引進技術同時積極做好消化吸收工作。他說,產品競爭力主要體現在科技含量上,企業要長盛不衰就必須堅持不懈地在提高技術創新能力上下功夫。要在引進、消化和吸收過程中,大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技術,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沈陽北方交通重工集團工業園區內,54米高的登高平臺消防車、18米直臂伸縮電力絕緣車等名牌專用機械設備高高聳立。李克強來到企業研發中心,仔細了解企業技術團隊建設情況。當聽到這家企業目前研發人員占到企業總人數15%,并計劃到2010年建成擁有千名左右科研人員的國家級企業研發中心時,李克強說,高素質的員工隊伍是企業成功的關鍵性因素,優秀的科技人才更是不可缺少的骨干力量。要高度重視人才和知識資源的開發,大力吸引用好各類人才特別是科技拔尖人才。在民營企業遠大企業集團公司國際鋁業加工中心,李克強鼓勵企業繼續加大產品開發力度,進一步開拓兩個市場,加快向大型國際化企業集團邁進。他對隨同調研的有關方面負責同志說,民營企業是我省建設國家新型產業基地的重要力量,要進一步完善政策,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李克強考察了沈西工業走廊產業集群區。看到模具工業園、儀器儀表工業園、鑄鍛工業園等專業園區正在加緊建設,已經形成開工熱潮,李克強十分高興。他指出,沈西工業走廊裝備制造業聚集區發展勢頭強勁、潛力巨大。他對沈重、沈礦的熱加工資源通過整合形成獨立的鑄造企業模式十分感興趣,并強調要加快公用平臺建設,形成產業聚集效應。促進產業、人才、技術聚集,有利于資源共享、產品配套、降低成本,就會形成明顯的競爭優勢,對實現產業聚集產生強大的吸引力。隨著一批骨干企業和重大項目進入以及公共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沈西工業走廊已具備實現裝備制造業集聚發展的基礎條件,現在的關鍵是要在整體上推進體制機制創新,依托沈西工業走廊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裝備制造業聚集區。要加快“三個平臺、一個中心”建設,為企業集群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一是加快公用制造平臺建設,建設鑄造鍛造等基礎工藝制造和大型加工中心,這樣可以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使企業擺脫“大而全、小而全”的發展模式,集中力量發展主業。二是加快公用研發平臺建設,根據企業需求,開展共性技術開發,提供技術服務,減少企業重復投資。三是加快金融服務平臺建設,積極推動設立支持裝備制造業發展的產業基金,改善融資條件,為裝備制造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與此同時,加快物流中心建設,充分利用產業聚集效應,吸引國內外現代物流企業進入,發展原材料、基礎件、通用件和通用設備等生產要素配送業務,降低企業的采購成本。同時大力發展各類生產型服務業,不斷提高裝備制造業聚集區的整體發展水平。公用平臺和物流中心建設本身是機制創新,建設過程一定要堅持體制創新,要采取股份制模式,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由專業團隊或職業人才進行經營管理。政府可以運用產業政策和相應手段進行引導和扶持,通過發展公用平臺還可以進一步整合資源,支持形成與發展工程公司和設計公司,促進產業升級。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進一步進行相應企業的聯合重組,打造世界級的綜合型裝備制造業企業。
李克強在調研中強調,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裝備制造業基地是實現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重要標志。沈陽、大連裝備制造業產業規模大、門類多、技術力量雄厚,經過多年調整改造,裝備制造業聚集發展效應正在形成,已具備加快發展的有利條件。要緊緊抓住國際產業轉移和市場需求旺盛的態勢對我省裝備制造業加快發展的有利契機,以沈西工業走廊建設為重點,充分發揮中部城市群產業優勢和近港優勢,繼續推動重點行業大型企業的聯合重組,打造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能力強的大型企業集團,培育重點裝備制造業企業做大做強,同時形成有效的協作配套體系,不斷提高產業集群的聚集度。大連要依托渤海、黃海岸線資源優勢,充分利用港口和物流條件,特別是充分發揮大窯灣保稅港區的作用,進一步調整和完善產業布局,圍繞大型重型裝備制造、船舶工業和海洋工程等,著力打造“兩區一帶”臨港臨海先進裝備制造業聚集區。有關方面要認真研究和落實相關政策措施,積極推進沈西工業走廊裝備制造業聚集區和大連裝備制造業“兩區一帶”建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裝備制造業基地,帶動全省裝備制造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