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技術,關系一個國家工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西方某些國家至今仍嚴格控制尖端數控系統技術對我國出口。而國內的高檔數控系統的絕大部分份額,又都被掌握在日本和德國的著名數控公司手里。
何敏佳,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為了在國際數控產業和市場上沖開一個出口,他所率領的廣數人提出了“做深、做細,追趕德國日本品質水平”的目標。經過“追趕”的長途跋涉,廣州數控得到了市場的巨大獎勵:他們生產的機床數控系統自1999年起連續七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一。2006年,廣州數控產銷數控系統量占國內同類產品的50%,進入世界同行產量前三位。截至2006年,廣州數控共獲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7項,外觀設計專利1項,軟件產品登記書6項,制定產品標準6項。2006年,其數控系統銷售額已達4.8億元,實現利稅5338萬元。廣州數控,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機床數控生產基地、研究基地和培訓基地。
1991年創辦時,廣州數控只是一個僅有20多人的區辦小廠。16年后,廣數人最大的感慨是:正是因為自主創新,他們才得到了市場的極大褒獎。
——他們有創新的遠見與毅力。廣州數控成立初期,面對國外品牌強大的研發實力和經濟基礎,他們并不氣餒,堅持以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和技術的研發為重點。他們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研發,公司高層和全體股東曾連續4年沒有分紅。為了自主創新,他們建立了全國規模最大的數控系統研發中心,同時進行機床數控系統以及相關分支產品如機器人等的開發。他們努力推動多項產品技術水平居國內前列,其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DA98系列數字式交流伺服驅動裝置的批量生產迫使國外品牌同類產品降價50%,打破了國外交流伺服系統壟斷中國市場的局面。
——他們創造合理的機制保護和激勵創新。他們與上海交大、北航等十多所高校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成果轉讓、委托開發、合作研究等多種形式的合作發揮了作用,廣州數控已成為有效整合國內數控技術資源的技術平臺;他們敢于在研發上投入,2006年研發投入占總銷售收入的7%,新產品銷售量占公司數控系統銷售量的70%;他們形成了規范的項目管理流程,制定了高效的項目競爭與激勵機制,對同一個重要的產品安排2-3個項目團隊并行開發,形成了多團隊勞動競賽的開發模式,降低了開發風險和產業風險。
——他們深諳市場對創新的反哺作用。他們在珠三角地區建起了全國最大規模的數控機床連鎖超市,通過人性化良好服務在珠三角地區大力推廣國產數控機床。廣州數控首創的數控機床連鎖營銷模式不僅讓國產數控設備得到了終端用戶的認可,也加強了與機床廠家的戰略聯盟合作關系,成為全國機床廠家國產數控系統的首選供應商;他們在全國設立了24個銷售服務網點,堅持把售后服務做到機床用戶,雖然增加了成本,但從客戶應用過程中收集到了第一手的產品和市場需求信息,也贏得了廣大用戶對國產數控機床的信任和贊譽。
——他們重視開發人的價值。通過長期的人才引進和培養,在全員1300多人中,工程技術人員有530人,其中研發人員達350人,占公司總人數的30%。
——他們深知在創新問題上淺嘗輒止的危害。他們決定,未來將結合市場需求,在鞏固和不斷發展已有的普及型、經濟型數控系統的基礎上,繼續優化產品結構,研制中高檔數控系統,打破國內中高檔數控產品被國外數控產品壟斷的現狀。
創新者的成功往往因為他們的目光比別人看得更遠。廣州數控已把眼光瞄準了更廣闊的海外市場。其著名品牌GSK系列數控已受到國際市場的矚目。其產品出口到美國、新加坡、印度、馬來西亞、巴西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創匯已經成為廣州數控新的利潤增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