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召開二00七年工程機械進出口年會
隨著我國機械制造業的迅猛發展,工程機械呈現出進出兩旺的大好形勢,2006年全國工程機械及零部件出口50億美元,進口39億美元,并首次出現順差。為了研究當前進出口形勢,交流經驗,由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工程農機分會組織,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二00七年工程機械進出口年會”于2007年5月31日至6月1日在廣西省柳州市召開。徐工進出口、常林股份、合力叉車、宣化工程、中聯重科、山推工程、福田重工、杭齒集團和CMEC,CMC,CAMC等22家經營工程機械進出口的企業代表參加了會議。
會議由機電商會工程農機分會張曉寧秘書長主持。機械行業二部王法林副主任介紹了去年和今年工程機械進出口情況。
參會代表分別介紹了各自企業進出口情況,特別提出了目前影響行業健康發展的問題和解決思路。
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進一步加快、我國國際政治與經濟地位的提升、國家倡導品牌戰略以及我國產品性價比優勢等因素使得我國工程機械行業面臨歷史機遇。中國工程機械產值已發展到世界第三的地位,徐工、柳工、三一、中聯、山推等中國企業已經被列入世界工程機械50強,但是也不應盲目樂觀,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工程機械與國際水平的差距還很大,目前工程機械出口受到關鍵零部件供應的制約,也就是受到我國工業基礎水平的制約,需要國家與企業群策群力采取措施加以解決。同時要防范高速發展所帶來的危機,歷史經驗證明有些企業往往能夠挺過困難時候,但是在高速發展時期卻會垮掉。目前我國工程機械生產和出口門檻較低,致使一些質量較差的產品出口并且不提供售后服務,給中國制造的工程機械產品帶來惡劣影響,使得中國產品普遍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美譽度,中國品牌在海外市場上缺乏認知度。代表們建議,要進一步加強行業間的交流與合作,倡導公平競爭,競爭要體現在機制創新、品牌創立和人才培養等方面,以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去競爭,而不是搞價格戰。希望商會能夠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目前行業需要解決的問題,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會議邀請了原中國工程機械協會理事長楊紅旗就如何“打造國際化工程機械企業”的課題作了報告,提出中國到了涌現一批國際化企業的時候了,國際化企業的服務目標是全球市場。觀念轉變了,就會帶動企業技術水平、管理水平、經營水平和對外貿易方式等各方面發生根本變化。
由于國際承包工程項目是帶動我國工程機械出口的重要途徑,會議還邀請中國承包工程商會工程部王亦武同志向與會代表介紹了國際工程承包工程情況。
我會展覽部和美國設備制造商協會北京代表介紹了雙方合作的“2007亞洲工程機械展”和“美國〈2008CONEXPO〉展”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