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北方重工沈重公司把脫硫制粉用立式滾磨機標準制訂方案,上報到國家行業標準委,這將是沈重為國家制訂的又一個產品標準。進入新世紀以來,沈重已累計為國家起草包括雙進雙出磨煤機在內的近40個產品標準。
“ 三流企業受制于標準、二流企業跟蹤標準、一流企業制訂標準。”能夠成為產品標準的制訂者,表明沈重在近40個產品上,走在了國家的前頭。像沈重一樣,在沈陽,眾多企業已經成為了國家行業標準和產品標準的重要參與者,從而實現用標準占領產業之巔的創新發展目標。
自主創新:
“沈陽制造”邁向“中國制造”
去年7月,科技部等啟動了首批創新企業試點工作。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全國102家企業入選,成為國家首批自主創新試點企業。背靠中國科學院,新松公司在機器人領域,成了行業自主創新的“國家隊”。每年,新松公司都要推出幾個自主創新產品。靠自主創新,新松機器人自主研發的潔凈機器人、真空機器人,為中國承接世界電子集成電路產業轉移打下基礎。
一般而言,創新分為三種形式:原始創新、引進創新、集成創新。邁進新世紀,三種創新并進走自主創新之路,成了沈陽企業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戰略。
沈陽鼓風機集團的風機研究,是在上世紀70年代末。在引進意大利技術之后,沈鼓又引進美國、日本、德國等先進技術,同時強化企業消化吸收能力,遍請國內科研院所“高手”,對離心壓縮機技術進行上百項創新,最終把國外先進技術與中國人的智慧相融合,形成了國際先進、完全自主產權的產品。
華晨金杯 汽車有限公司在自主創新上,已成為中國 汽車行業一面旗幟。確定“高起點自主研發”戰略的華晨金杯,從上世紀90年代引進日本豐田制造技術,制造出連續10余年銷售量全國第一、引發國內汽車廠家爭相模仿的海獅客車。本世紀開始,華晨金杯引進汽車世界最先進的意大利、德國技術打造出中華轎車,在數百人幾年的消化吸收中,推出了中華尊馳車,“制造”出5年內向德國等頂級歐洲市場出口15.8萬輛轎車的神話。
“每年,沈陽市有實力的裝備制造業,都能推出一兩個自主品牌產品,自主創新產品已成為沈陽工業的主導力量。”市經委一位負責人說。正是擁有較高的自主創新能力,沈陽成了全國大型數控機床、百萬噸乙烯壓縮機、百萬伏電抗器、百萬伏高壓開關、渦輪增壓發動機、燃氣輪機、煤炭綜掘設備等基地,“沈陽制造”成了“中國制造”。
標準制訂:
沈陽企業創新走向新高度
2005年,兩件典型事例讓沈鼓走向全國:全國重大宣傳典型“五朵金花”和“徐強精度”。對此,沈鼓一位分管技術的負責人說得好:“沈鼓已形成從產品設計到制造標準化的創新平臺,有了這樣一個平臺,沈鼓人只要遇到機會就能聞名天下!”
2000年以來,沈陽機床在鉆鏜床方面,制訂了包括圓柱立式鉆床技術等10余個產品標準;在車床方面,制訂了包括臥式車床性能試驗規范等5個產品標準,有7個標準待批。
三一重裝以“巔覆行業標準,品質改變世界”為目標,推出7種用于采煤的大型機械,成為國內頂級采煤機械產業主力軍。沈陽大陸集團被國家發改委批準牽頭起草二氧化碳恒流連續波激光器技術標準,這是對該企業激光再制造技術的認可。
2002年,國家提出技術標準為國家發展戰略。其后,國家推行技術標準戰略,沈陽被選為19個試點城市之一。經過近三年的實踐,沈鼓、沈陽機床、新松機器人、沈陽黎明航發集團及東軟集團,形成了五種標準化發展模式,其中核心內容是產品標準化。2005年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通過了沈陽裝備制造業推出的5種標準化模式。
業內有這樣行話:“得標準者得天下。”誰起草產品標準,就等于誰占領了行業技術的最高峰,誰就必然擁有市場競爭的主動權。沈陽企業參與制訂行業產品標準,表明其創新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