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一手提包產品,價值往往可以達到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這并非天方夜譚。位于昌化鎮水南村的精密元器件制造業基地,就是制造這個“神話”的地方。今年1至6月,就是這些肉眼難以分辨的鐘表儀表螺釘、大如米粒的電子數碼產品零部件、細若發絲的軸承探針等精密元器件產品,為昌化鎮創造了近2億元的行業總產值,占全鎮工業經濟總量的1/3。 昌化鎮過去曾是內燃機配件廠、杭無一廠、杭無二廠、8300礦等國有企業所在地,企業搬遷或改制后,留下了一批技術人才和熟練工人。依托豐富的人才優勢和獨特的技術優勢,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一批以手表螺釘為主的精密元器件生產廠家逐步興起并發展壯大,以新劍精密制品有限公司、華通精工器件有限公司為龍頭的精密元器件生產行業初具雛形。 針對這一實際,近年來,昌化鎮在切實抓好扶優扶強、培育規模企業發展的同時,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精密元器件產業具有科技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經濟效益好、發展潛力大的特點,為此,鎮黨委政府相繼出臺并實施了一系列加快工業發展的有關政策措施,實行黨政班子、中層干部掛鉤聯系企業制度和項目推進機制,切實轉變政府職能,為企業發展解決實際問題,有效地促進了精密元器件產業的快速發展。 該鎮還始終堅持工業平臺建設,集聚優勢特色產業發展。他們投資1.2億元,完成了昌化工業功能區一期600畝的總體規劃,并制定了土地、稅收等多方面的優惠政策措施,吸引企業入駐。目前功能區內的12家企業有一半是精密元器件生產企業,產業集聚度達70%,產品由過去單一的手表螺釘發展為光纖通訊、鐘表儀表、數碼電子、醫療器械、辦公設備、汽車零部件等6大系列200多個品種,暢銷日本、瑞士、香港等歐亞國家和地區,企業發展勢頭強勁。2006年工業功能區企業實現銷售產值1.08億元,出口交貨值5000萬元,實現稅收600萬元、利潤742萬元。 今年以來,昌化鎮以項目“百日攻堅”活動為契機,把電子通訊、精密元器件作為重點扶持的項目和行業,加大重點項目推進力度,著力培育塊狀經濟發展。精密元器件產業的快速發展,已顯現出明顯的產業帶動作用,功能區內的5家骨干企業帶動了全鎮一大批為其配套的生產廠家,形成了產業鏈。為了切實解決中小企業在創業初期存在的場地、技術和配套服務等多方面的實際困難,培育引導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該鎮投資5800萬元,在工業功能區內建設總體規劃200畝的中小企業創業中心,并制定了土地出讓金返還部分的10%用于支持中小企業創業中心的優惠措施,為扶持中小企業快速成長創造良好的發展平臺。目前,全鎮共擁有生產精密元器件的中小企業、加工戶100余家,生產設備3000多臺,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4000多人就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取得了雙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