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以來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清晰地傳遞出決策層的態度:把能源和環境放在工業發展戰略的優先位置。
在能源短缺和環境危機的雙重夾擊下,作為國民經濟基礎原材料產業的鋼鐵工業首當其沖。如何應對?
從某種意義上講,鋼鐵工業的現狀,是整個中國工業的縮影。因此,如何走出一條能源和環境協調發展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如何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重的發展,是所有工業企業迫切需要解答的現實課題。
日前,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院士來川調研。本報記者隨行采訪,有幸聆聽了這位世界著名冶金專家對鋼鐵工業發展道路的解析。
耗水量降不下來,鋼鐵工業就要被淘汰
記者:您說過,如果中國鋼鐵生產中的耗水量降不下來,鋼鐵工業就要被淘汰。為什么?
徐匡迪:發展綠色鋼鐵工業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們要建設一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鋼鐵工業。鋼鐵廠是耗水大戶,而中國是淡水缺乏的國家,中國的淡水人均資源擁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擁有量的1/3,所以,節水非常重要。在2000年,生產1噸鋼需要25噸清水,隨著水的循環技術不斷提高,現在清水消耗量已降到了6.5噸。
近年來,節能技術在鋼鐵廠非常普及。鋼鐵生產過程中會產生非常多不同熱值、溫度、壓力的煤氣,為了使這些冶金煤氣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鋼鐵廠大都在內部建立了能源管理部門,F在我們的能源管理已經把幾乎所有廢棄的余熱全部利用起來,使生產1噸鋼的綜合能耗從1611公斤標煤降至754公斤標煤,一些重點大型企業的綜合能耗達到600公斤標煤以下。
一種優質模具鋼的“國產化”說明了什么
記者:企業也許更想知道,怎樣才能既兼顧能源和環境的要求,又獲得更大的利潤?
徐匡迪:充分依靠科技進步,研究新工藝和新技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應成為鋼鐵企業技術創新的重點。如果國內鋼鐵企業大力開發低成本、高性能及可持續發展的先進鋼鐵材料,用先進鋼鐵材料取代原來量大面廣的一些中低端產品,就能減少鋼鐵材料的消耗量。
我們做過測算,使用先進鋼鐵材料,同樣的建設規模,可以節約20%左右的鋼材。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現在國內鋼鐵的表觀消耗量(注:表觀消耗量=產量+進口量-出口量)是4.2億噸,20%就是8000萬噸,生產這些鋼材需要約1.5億噸礦石。
一個例子足以說明科技創新帶來的效益。鋁合金的壓塑模是汽車工業一個很重要的模具,瑞典的王牌產品可以使用20萬次以上,而中國原來生產的同類產品只能使用6萬次,所以我們每年要進口6萬噸優質模具鋼用于鋁合金的壓塑成型。同樣是優質鋼,我們為什么不能取代國外的產品?研究人員將兩種產品進行對比,發現我們的鋼材冶金質量上有些問題,技術差距導致了鋼材性能的差距。經過連續攻關,現在我國這種模具鋼的性能已經完全達到國外先進產品標準,一些指標甚至反超對方,同時我們的價格比原來的出廠價提高了一倍以上,但仍然比進口價格低50%,所以用戶滿意,鋼廠也增加了效益,F在,這種模具鋼已經完全頂替了進口產品,而且外方有意向訂購中國的產品,然后再貼牌銷往其他國家。
特鋼廠生產各種鋼材是個誤區
記者:談到開發高品質、高性能產品,很多企業似乎更愿意把大量資金用于擴大產能,而不是用于研發。
徐匡迪:我們現在已經是鋼材凈出口國,但是看看過去5年以來,每噸鋼材進口價格和出口價格的變化,就能得到很大的啟示:進口鋼材從505美元漲到了今年的1223美元,增長了140%;出口價格盡管也從400美元增加到今年的700美元,但是增長率只有60%左右,而每噸鋼材的進、出口價格差距則從100美元左右增加到500美元。剔除原料費和運費的漲價因素,進口價格仍然增長迅速。這說明,我們出口的品種絕大多數是中低檔的,而進口的主要是中高檔品種。所以,企業不一定要追求規模上的最大,只要做別人不會做和不能做的東西,就能擁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
現在國內特鋼廠都要生產各種品種的鋼材,這是一個誤區。所有的特鋼廠應該向專業化方向發展,這樣才能使工藝、裝備、技術與其產品相適應。我曾在瑞典一家知名鋼廠工作,該廠供應全世界核電的鋼管,車間無塵要求非常高,一進去猶如進電子車間,工人全部要穿鞋套、帶紗手套,不能碰鋼管。在那樣的頂級車間,就只生產這么一種鋼管,而這種鋼管的產值就是普通無縫鋼管的10倍到100倍(根據不同的要求),堪稱鋼鐵產品中“皇冠上的明珠”。
未來的鋼鐵廠會是啥樣
記者:展望未來,一個符合新型工業化要求的鋼鐵廠會是什么樣?
徐匡迪:目前可以看得到的是,通過技術創新,一個1000萬噸的鋼廠,焦爐和高爐可以吃掉14-28萬噸廢塑料;氧氣轉爐可以吃掉120萬噸廢鋼,因為我們城市的廢鋼正在逐漸增加。同時,把焦爐、高爐、轉爐等產生的所有廢氣及其熱能都收集起來,一部分用于生產過程中的加熱,另外的大部分廢氣用來發電???這不僅是廢氣回收,更重要的,經過燃燒的廢氣中二氧化硫非常低,比直接用煤發電要清潔得多。爐渣還可以用來做水泥,減少石灰石的開采和使用。另外就是利用冶金的廢棄物來提取氫。這樣,鋼鐵廠不但能夠生產電力,而且能夠生產清潔的氫氣。如果把寶鋼提取的氫氣全部回收利用,足夠50萬輛汽車行使24小時。
總之,工業企業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采用可持續發展的工程技術,即人們通常所說的“4R”:“Reduce”即減量化,“Reuse”即再利用,“Recycle”即再循環,“Remanufacture”即再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