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下,日照裕華機械公司2007年仍然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搖架產品計劃產銷170萬套,實際產銷量達到190萬套,實現銷售收入1.3億元,利稅額達1400余萬元。2008年,裕華如何應對行業的競爭?如何保持搖架銷售的良好勢頭?就此話題,記者采訪了日照裕華機械公司董事長劉愛華。
記者:去年,裕華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使企業取得良好的銷售業績?
劉愛華:2007年是我國紡織行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升級、轉變增長方式的重要時期。同時,行業發展面臨原材料成本上升、出口退稅率下調、貨幣政策趨緊等不利因素。但我們認為,有危機就有轉機,有轉機就有機遇。
我們把關注市場需求放在開發工作的首位,根據客戶的需求研發差異化的產品,以滿足用戶產品升級、質量提升、品種多樣化的需求。我們按照公司《中長期自主創新、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中確定的自主創新內容,按照“鞏固、突破、優化”的產品發展方針,以開放的思維制定開發計劃,做獨特、專業化的產品。2007年,我們有多項新產品面市,新產品銷售貢獻率達到了27%。
其次,我們著力從產品技術和價格兩個方面打造市場優勢,保持產品創新和市場開發的協調發展。為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我們成立了“創新快速行動領導小組”,建立了快速行動機制。對生產過程中發現的、用戶反饋的問題,立刻將其作為改進產品的突破點,快速提高產品的整體性能。
同時,我們注重發揮品牌效應,創新營銷模式,提升市場營銷的綜合能力。我們發揮“裕華”牌搖架作為山東名牌產品的品牌效應,鞏固山東地區客戶資源,加強銷售區域建設,面向中小客戶,加大技術服務的投入。當年,我們就新增用戶近百家,維持了較高的市場占有率。
記者:對于2008年紡機、器材市場的形勢,您有何看法?
劉愛華:雖然,2008年我們器材行業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但市場的機遇也是前所未有的。2007年,棉紡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實現7020億元,同比增長23.54%,利潤總額282.8億元,同比增長41.36%,利潤率3.93%,同比增長了0.53個百分點,這說明我國棉紡行業總體運行良好。但我們也看到,拉動棉紡行業利潤增長的企業只占行業的1/3。這些企業依然在高速擴張,部分企業也已經與我公司簽定了訂單;而半數以上的棉紡企業,實際利潤率只有0.62%,這些企業迫切需要優質的專件器材,來提高企業的產品質量,提升市場競爭力。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場,器材企業應該把制造優質產品放在首位,制造出使棉紡企業投入少、產出高的器材產品,以此提高中國棉紡行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同時也提高器材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圍繞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器材企業將大有文章可做。
記者:裕華公司2008年如何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的發展戰略和目標是什么?
劉愛華:2008年裕華公司的目標是:搖架產品計劃產銷150萬套,新產品貢獻率達到20%以上,保持行業技術領先的地位。為此,我們仍將堅持5%的銷售收入作為技術創新的投入,其中技術改造投入500萬元,進一步提升技術、工藝及加工制作的裝備水平。我們將今年確定為企業的“競爭力提升年”,以“科學發展、自主創新、穩定協調、又好又快”作為戰略思想,加快形成以技術進步和創新為基礎的競爭優勢,開發真正代表技術進步的產品,以做高端產品為前進的方向,應對新環境、新技術、新需求。在今后幾年,裕華公司將進一步加大對國際市場的培育和開發,逐步把“裕華”品牌打造為國際知名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