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提高機床行業的競爭力-行業發展
信息來源:減速機信息網 責任編輯:lihongwei
|
1前言 我國機床行業的處境這兩年有所好轉。外部環境得益于市場需求的上升和部分大企業的債轉股。內部環境也有較大的改進,多數企業為適應市場經濟下的生存,內部進行了改革、改制。社會功能的社會化使企業冗員的包袱有所減輕,人才激勵機制有所啟動。這幾年推出一批新產品,奪回了一部分失去的市場,發展趨勢較好。 但也應該看到我們機床行業的處境尚未根本改變,按GardnerPublication公布的世界機床行業猜測統計數(金切機床和鍛壓設備),2000年我國機床行業的產值為21億美元,占世界產值370億美元的5.67,排在日、德、美、意、瑞士之后的第6位。去年我國進口機床18億美元,出口3億美元,按此計算國產機床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為(21-3)/(21 18-3)×100=50,我們是排在美、德后的第3位進口大國。 國內有些用戶不愿購買國產機床,對我們批評甚多,我們應該正視問題,力求改進。我們有些企業質量和服務仍不夠好,高檔機床的性能與國外名牌產品仍有相當大的差距。如機床的精度,國外有些企業標準值為ISO的一半,用戶要求中等規格加工中心的定位精度P=7?m,Ps=4?m,精密數控車床主軸振擺在1?m以下,并且有些外商自稱可供主軸振擺為0.5?m的精密車床。這幾年我們的機床生產企業發展了不少品種,但有些趨同化,而國外品種已經過又一輪的更新。國內用戶已在購買主軸轉速40000r/min,坐標移動速度80m/min的加工中心和各種五坐標聯動機床,這些設備基本上都要靠進口來滿足。因此,要提高整個機床行業的競爭力,還有很多工作要做。2提高質量仍是首要任務 如上面提到國外產品已達如此高的精度,而我們仍在ISO標準邊緣徘徊,這是難以與他們競爭的。何況我們的精度保持性和無故障工作時間還不過硬。質量問題要害還是在治理。我們以前好幾個廠做過精密機床,且現在數控機床可以全閉環控制和通過軟件進行補償,達到上述精度并非不可企及。提高質量是個系統工程,我們企業還得在這上面下功夫。3積極創新,開發市場需要的品種 現在相當一部分企業自行開發了一批品種,但層次不高。較高檔的品種仍依靠引進技術,但引進技術的品種,常用較多進口部件,價格并不比國外原產品低多少,且國外企業對我國仍有此產品的銷售權。這種情況下,用戶可能寧買“原裝貨”,因此這種引進產品難以有較大的產量。引進技術當然可以學會一些先進技術,但不能停留于學習,對自身不采取措施,落入不斷引進的惡性循環。有些企業在引進技術上花了不少冤枉錢,引進的技術是對方即將淘汰的產品,這種例子也并不是個別的。 創新開發產品是企業發展的源泉,企業經濟情況好轉,應把錢花在這上面。應該看到,現在開發產品的條件比十多年前要好多了。計算機應用的普及,以及CAD、CAM、有限元計算、模擬仿真等技術的成熟,提高了設計的成功率。這些年來我們進口了很多機床,很多結構可供我們參考。大量專利可供我們查考,而過期的還可加以利用。兩年一度在北京舉辦的國際機床展,也是我們設計人員觸類旁通的好場所。自行設計是企業重要的支撐,必須著力去做。創新的基礎是試驗研究,企業應在這種工作上花些力氣。4開發產品要根據市場需要,要注重競爭特色 目前,應注重兩種傾向,一是產品發展的趨同化,如各企業生產的立式加工中心“面孔”都差不多,缺乏特色,精度也一般,只能比價格。要注重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對不太成熟的結構過度宣傳,有些企業花不少投資去做這種機床,市場還不好銷,企業也難有經濟回報,如虛擬軸機床(原稱六條腿機床),有些技術還不是太成熟,價格也較高。 現在看到的除用激光檢測的閉環控制機床有較高精度外,這種機床還僅能得到一般精度。有專家指出,此種機床幾根桿組合聯動,在銑平面時接刀似有困難。國外機床展覽會上各種展品不少,但僅有一種三條腿的機床幾年生產了一百來臺,且大多是輕受力場合使用。這種結構可用于某些場合,但與傳統結構機床競爭,尚有很多工作要做,在試驗室里可以繼續探索,還不到面上鋪開的時候。 現在我們應發展新一輪的市場需要的機床,與國外產品競爭,如高速(主軸、進給、換刀),多軸聯動,高精度,多功能的機床。由于我們缺少這些產品,有些工程招標時,我們的機床生產企業只好退避三舍。5充分采用國外配套件 國外機床企業多是兩頭在內中間在外的形式,自己加工能力有限,配套件國際化采購,零件也是外協供給,高性能機床要害是用了高性能的部件。現在這些在國內大都能買到,雖然它們的價格較高,但可否用貨比幾家和我們勞動成本低的優勢,提高競爭力?!好的配套件在我們國內并非都有銷售處,因此各企業應注重收集信息與國外有關配套件企業建立聯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