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標準工作的一點意見
信息來源:減速機信息網 責任編輯:liuzhiyun
|
加強標準工作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對工程機械行業標準工作的一點意見
標準化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性工作。對于工程機械行業來說,由于其產品多樣性和使用的廣泛性,由于其在使用中涉及大量的環境和安全問題,在行業高速發展和新產品、新技術層出不窮的情況下,行業的標準工作的重要性就越來越凸現出來。
近年來,技術標準在國際貿易和各國經濟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日顯突出。世界貿易組織(WTO)通過簽署技術貿易壁壘協議(TBT)等方式,把標準提升到了國際貿易游戲規則的地位,標準成為國際貿易中供需雙方簽訂合同所必需的基礎性文件,從而使標準具備了更為重要的屬性——貿易屬性。發達國家紛紛以技術標準,尤其是涉及國家、人身、財產、環境安全的技術標準為依據,強化其經濟和技術在國際中的競爭地位,削弱發展中國家的成本優勢,使我們面臨嚴重的挑戰。
目前,從國家到企業,對標準工作已經越來越重視了。行業標準的作用,應該是,第一,保證產品的安全和使用者的安全,規范產品符合相關的環境保護的要求。第二,引導產品的發展,包括鼓勵高新技術產品發展,同時應成為淘汰落后產品的依據。第三,應成為科學的行業管理的依據。第四,適應行業全球化發展的趨勢及產品出口的要求,促進產品出口。第五,應成為建立進口產品技術壁壘的依據。
目前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標準的管理,“國際”由國家標準管理委員會歸口管理;“行標”由發改委歸口管理。下設各專業的標準委員會及分標委會具體運作,而這些標委會又分別和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專業委員會相對應,主要有TC127(土方機械)、TC195(建筑機械與設備)、TC110(工業車輛)、TC96(起重機)、TC118(氣動工具)等。據統計,現在工程機械全行業在用的國家標準有155個,行業標準446個,合計601個。涉及的國際標準(ISO)有230余個。
多年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廣大標準工作者辛勤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引進消化了大量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對于推動工程機械行業技術進步,提高產業和產品競爭力,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形勢的發展,工程機械行業的標準落后于產業發展的情況日漸突出,應引起全行業的重視與關心。
目前我國工程機械標準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整個標準體系不夠科學、完整,計劃經濟的色彩還比較濃,和國際上通行的標準體系內容差距較大。比如涉及安全和環保類的標準嚴重不足,高新技術,高附加值產品急需的關鍵技術標準少,內容上過繁過細,缺少技術包容性,有些標準實際上是捆住了企業技術發展的手腳,與市場經濟的原則相勃。第二是標準標齡過長,老化現象嚴重,更新、修定不及時,很多標準內容陳舊,大約有75%以上的在用標準是2000年以前的制定的老標準,標準滯后于產品發展的情況比較嚴重,第三,標準的有效性,市場適應性和服務能力有待提高,標準是服務于產品和產業的,標準的作用歸根到底要看它用了多少,效果如何。如果我們的標準存在相當程度的找不到、用不著、不好用的情況,水平再高也沒有用。另外標準工作中的網絡化程度低,電子版本的標準還很少,缺乏準確有效的標準信息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