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弗勒LuK研發出帶離心擺的雙質量飛輪
信息來源:減速機信息網 責任編輯:lihongwei
|
在成功開發了雙質量飛輪20年后,舍弗勒集團旗下的LuK 公司在扭振減振器這一領域又有了重要突破:在不改變雙質量飛輪安裝空間的前提下,通過安裝一個離心擺來提高雙質量飛輪的減振能力。LuK 公司從而能夠保障今后大扭矩發動機車輛的駕駛舒適性。
離心擺被安裝在雙質量飛輪的法蘭上。離心擺所需的剛性通過它工作時的離心力產生。這個離心擺沒有自己的固有頻率,其工作頻率隨著發動機轉速變化而改變,所以我們也稱它為“轉速調節緩沖器”。一個高效的對應特定激勵的緩沖,比如針對發動機點火頻率,就可以通過適當的調節來實現。一個重量僅1kg 的擺能減少變速箱上直至60%的振動。基本的振動隔離通過傳統雙質量飛輪機制來實現,其余的振動則通過離心擺對點火頻率的緩沖來吸收。
就安裝空間來說新一代的離心擺也有很大的優勢:它替代了傳統雙質量飛輪里的內置減振器,因此不增加安裝空間。帶離心式減振器的雙質量飛輪能被安裝在原安裝傳統雙質量飛輪的空間中。
針對扭矩不斷增大的發動機所導致的“變速箱敲齒噪聲”現象,LuK 公司在1985年發明了雙質量飛輪:兩個分離的飛輪通過一個彈簧減振系統相連的扭振減振器。自那以后,為了滿足客戶針對舒適性和動力性不斷提升的要求,我們對雙質量飛輪的優化工作從來沒有中斷過。
十年前就已誕生的離心式減振器的設想目前剛被應用于飛機發動機。由于擺本身的5公斤的質量加上航空領域發動機應用的相對復雜性,所以它在發動機上應用不能沿用到汽車領域。但是在雙質量飛輪的配合下,LuK 公司卻成功地將離心式減振器應用到了汽車的動力總成系統中。
LuK 公司雙質量飛輪產品線的負責人 Juergen Kroll 博士強調了這項開發的成功:安裝了離心擺的雙質量飛輪已經通過所有系統測試,包括其功能性,材料磨損性和安全性。其結果毋庸置疑:這種新的雙質量飛輪保證了最優的駕駛舒適性,同時設計壽命和可靠性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離心擺雙質量飛輪目前已通過了客戶項目的一系列內部測試。2008年夏天,首個離心擺雙離合器將為某國際知名汽車制造商量產。
關于舍弗勒集團:
總部位于德國的舍弗勒集團旗下擁有三大知名品牌:INA,LuK 和 FAG。在全球50多個國家的180多個分支機構有約66,000名員工,2007年總銷售額超過89億歐元,是全球汽車行業和滾動軸承業領先的制造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