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一位執著于事業的企業主,在自己的事業道路上刻苦鉆研,勇于創新,不斷研發設計,他所設計的農用運輸車、CFL型釜用減速機、冷卻塔軸流風機、TCJ型冷卻塔專用減速機分別獲貴州省重大科技成果四等獎、重慶市農機系統科技成果獎、四川省鄉鎮企業新產品獎、“重慶市重點新產品”項目。在他的帶領下,從8年前的小公司如今成為了實現銷售收入上千萬的中小型企業,他就是重慶市璧山愛華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共產黨員張協和。
1968年,張協和27歲,他在貴州省銅仁地區機械廠工作并擔任車間副主任,生產科長、技術科長及黨委委員等職務。在工作期間,為改變當地落后的經濟面貌,他刻苦學習,努力鉆研業務,將理論用于實踐,開發水輪機、柴油機和組織研發農用運輸車等產品,解決其中的技術問題及工藝裝備等問題,其中主研農用運輸車產品獲貴州省重大科技成果四等獎。
1992年在黨的改革開放,搞活經濟大政方針指引下,51歲的張協和辭職組建了重慶市長城減速機廠,并擔任企業法人兼總工程師,他對冷卻塔行星減速機進行了改進設計,降低了成本,并改進了CF型減速機使其噪聲降低,研發了CFL型釜用減速機獲重慶市農機系統科技成果獎,曾兩次評為重慶市農機系統優秀共產黨員。
1988年至1992年期間,張協和利用節假日休息時間,為璧山風機廠設計冷卻塔軸流風機產品,并完成工藝和工裝設計,使該產品批量投放市場,促進了當時璧山鄉鎮企業的發展,被璧山縣政府聘為兼職技術顧問。該產品獲得四川省鄉鎮企業新產品獎。
2000年7月,年近60的張協和到重慶市璧山愛華有限責任公司主持工作,擔任法人代表兼總工程師,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針對冷卻塔的結構特點,創新設計了TCJ型冷卻塔專用減速機,冷卻塔采用該減速機配套,可大幅度降低冷卻塔的原材料消耗,節省了鋼材、樹脂等社會資源,使材料成本降低10%以上。該減速機于當年批準為國家專利產品。
幾年來璧山愛華公司產品銷售量連年增長,2007年實現銷售收入830萬元,上繳稅金41. 5萬元,今年璧山愛華公司計劃銷售收入1050萬元,上繳稅金65萬元。
為了加速企業發展,璧山愛華公司在璧山縣璧城河西工業園區征地二十畝,新廠房的建成,解決了愛華公司場地緊張,嚴重制約公司發展的瓶頸問題,公司將步入發展的快車道,為公司和社會產生更好的經濟效益。
雖然已年近古稀,但張協和仍雄心壯志,他說,他要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繼續開拓創新,發揮自己的余熱,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