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結論
本文結合當前推桿減速器生產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在對現有各種活齒傳動機構的研究成果進行認真分析的基礎上,系統地研究了推桿減速器的理論以及應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推桿減速器輔助設計的方法,并進行了新型擺桿減速器的理論分析和實際試制。通過理論分析、數值計算和實驗研究得出如下結論:
1.研究結果表明,作者所采用的利用推桿內外滾子工作角關系來分析研究推桿減速器的方法,抓住了推桿減速器這一特殊傳動形式的本質,與傳統的包絡法相比,概念清晰,所得公式簡潔。
2.在分推導各種計算公式時,考慮了利用計算機進行大量離散化數值計算及自動搜索的特性,所得到的效率計算,強度計算等公式能較好地反應出機構的實際。
3.提出的易于在數控加工中實現的齒廓分段修形法,使齒廓修形能夠達到較理想的修形狀態。修形后,機械性能得到明顯的改善。
4.提出的利用公法線誤差來分析計算加工內齒圈齒廓時調整參數誤差的方法,較好地解決了工廠目前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5.對推桿速器進行了以效率為目標的優化設計計算,結果表明,理論傳動效率比原來可提高2%左右。經過優化設計,不僅使推桿磨損顯著減小,并且整機性能也得到改善。
6.設計推桿減速器CAD系統,不僅能夠對推桿減速器進行優化設計,而且能夠進行動態圖形仿真,繪制圖紙,生成數控加工數據文件。為改進產品設計質量提供了保障。
7.對活齒傳動類減速器傳動比固定的設計原則,討論了按純滾動設計原則設計非圓行墾齒輪傳動的方法步驟。按純滾動原則設計出的機構,相鄰兩行星輪中心是變化的,只適用于制液壓馬達類機器。從而證明了按傳動比固定原則設計出的活齒傳動機構不可能做成各運動副都是純滾動的機構。
8.研究了新型擺桿減速器的運動學理論,齒廓形成理論,并分析了機構的傳動特性,討論了效率和強度計算,為該種減速器的進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
9.通過新型擺桿減速器樣機(2GW4-12)的試制,證明了理論分析的正確性以及結構設計的合理性,為新型擺桿減速器早日形成產品打下了基礎。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