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原因造成我國制造業競爭力相對低下
| |
國務院研究室工交貿易司司長唐元在日前召開的"2006中國工業經濟創新與發展論壇"上表示:重大裝備依靠進口、一般加工能力大量閑置、出口貿易中只能以"三低"獲得競爭優勢,以及外資企業中以加工企業為主是中國制造業經濟競爭力不強的主要表現。 唐元表示,我國裝備類產品進出口長期為巨 |
·制造業應重視的六項關鍵技術
| |
今年4月初,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和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聯合主辦的2006國際機械工程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這是一次以中美兩國為主、全球性的高校機械工程學院院長、系主任聯席會議,到會中外嘉賓約300人,會議主題為“機械工程教育與全球化工業”。 &n |
·我國機械基礎件行業呈現出幾大弱點
| |
由于我國對機械基礎件在機械工業中的重要地位認識較晚,長期缺乏投入,致使整個行業基礎差、底子薄、實力弱。特別是隨著我國主機水平的提高,機械基礎件落后于主機的瓶頸現象日益顯現。近年來,雖然在技術引進、技術改造、科研開發等方面,國家給予了一定支持,但與當前市場需求及國外水平相比,仍 |
·加強機床部件研制 實現數控系統產業化
| |
產業現狀:大而不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弱 行業呈現快速發展趨勢 中國機床行業"十五"期間連續5年保持高速發展,產值、產量都提高了兩倍半左右。產值由"十五"初期世界排名第七位,到"十五"末期躍升為世界第三位。"十五"初期,全國數控機床年產量滿打滿算才1萬多臺,而且絕大多數是 |
·加強機床部件研制 實現數控系統產業化
| |
實現中高檔數控系統產業化 數控系統是一種特殊功能部件,經過幾年的攻關,目前低檔的經濟型數控系統自給自足沒問題。中檔數控系統技術上不存在太大問題,但是產業化不夠。 數控系統關鍵功能部件的開發與生產光靠企業自身很難解決問題,必須靠國家政策扶持或保護。國產數控系統存在可靠性 |
·今年上半年300種主要生產資料供求狀況調查分析
| |
2005年12月底,商務部組織各地商務主管部門、重點生產和流通企業、有關行業協會及專家就2006年上半年300種主要生產資料供求狀況進行了調查分析。 供求狀況調查結果顯示,2006年上半年300種主要生產資料中,供過于求的69種,占23%,數量比2005年下半 |
·吳溪淳:“十五”鋼鐵工業發展回顧和“十一五”展望
| |
“十五”鋼鐵工業發展回顧 (一)鋼鐵工業的大發展和對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巨大貢獻 大量投資使鋼鐵生產能力迅猛增長;需求強勁,拉動鋼鐵產量迅速提高;中國鋼鐵工業的快速發展支撐了中國經濟 |
·淺析我國包裝設備產業發展現狀及前景
| |
隨著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所面臨的外部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一方面,市場上競爭品牌的數量急劇增多,另一方面,渠道顧客通常只選擇那些強勢品牌的產品銷售。這樣,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品牌體系變得刻不容緩。 品牌是開啟市 |
·世界鋼鐵資源利用結構變化趨勢分析
| |
近年雖中國鋼鐵產量的不斷增長,世界鋼鐵工業的鐵礦比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鐵鋼比從2000年的0.718,上升到2006年初起的0.740(包括80%的直接還原鐵產量)。世界鐵資源利用結構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這些變化中,中國鋼鐵工業的鐵資源利用結構與其他主要鋼鐵生產國家有很大的不 |
·我國機械新品貢獻率僅為5.9%
| |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日前透露,目前我國機械工業自主創新能力還相當落后,新產品貢獻率僅為5.9%,只及工業發達國家的十分之一。 據介紹,工業發達國家機械工業新產品壽命周期一般為3年至5年,而我國新產品壽命周期為10年,并且,我國機械產品無世界名牌,缺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較強 |